大學三年干了一件事——讀完《清代通史》
頒布時間:2012/7/8 12:12:45
大學三年干了一件事——讀完《清代通史》
作者張蓋倫
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的古籍特藏庫,對大多數(shù)學生來說,是個神秘的存在。它一度只允許大四及以上年級的學生刷卡進入。除了從窗簾縫隙漏出的幾縷陽光,庫內幾乎密不透風,一架架的線裝書帶著時光的沉重,沉默而肅穆。
可能一整天都不會有人來。
就是在這里,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大三男生張曉進啃掉了幾十卷的《清代通史》(由蕭一山編,記史從乾隆至同治)。他說,讀書的時候,時間都靜止了。讀書時記下的筆記,成了后來116萬字、7冊《解密清朝》書稿的雛形。接受采訪之前,張曉進剛剛去出版社看了自己第五冊書的二校稿。
如同每一個可能與你擦肩而過的大學男生,張曉進戴著眼鏡,略有些靦腆,提到和他的書有關的話題,他就會著急地解釋著自己從來沒想過要出什么風頭,一再強調“這沒什么”。張曉進說,這就是一本老老實實的“清代正史”。他下了大力氣考證一些前人沒有提到或者模棱兩可的歷史疑點,然后規(guī)規(guī)矩矩地寫了本“學術書籍”。
在張曉進看來,這書,算是給自己大學三年生活的一個交代。
大學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
和張曉進約在人大一間咖啡館。
旁邊一桌的兩名男生,正談著“前途選擇”這類在大學校園里經(jīng)?梢月牭降脑掝}。男生A對著一臺筆記本電腦,神情嚴肅地對男生B說,你要弄清楚你想要什么。而這,是剛進大學時,張曉進和他的室友最常討論的問題——大學四年,你想得到什么。
張曉進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出書完全是他計劃外的事情。但他知道自己能做什么。最初的構想,是好好讀幾本書,把書讀到自己肚子里,也算不白來大學一趟。“那個時候,古籍特藏館還不讓大一的學生進去,我這人就是這樣,越不讓我進的地方,我越想進去看看!惫偶夭貛鞂垥赃M最初的吸引力,來自于“進不去”。后來他向一個大四師兄借了校園卡,刷開了那扇對他來說無比神秘的大門!皠傔M去的時候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感覺,反而覺得壓抑!惫偶夭貛炖锩苊苈槁槿慷际蔷裝書,除了管理員,幾乎沒什么人。張曉進也完全想不起來自己為什么會選擇讀《清代通史》,好像一切都是機緣巧合。
大一上學期過半,關于“大學你想要什么”的宿舍大討論得出了結果——大學能夠做好一件事就算成功。“我能做好什么事情呢?后來我想想,干脆把古籍特藏庫里的《清代通史》全部讀完吧!睆垥赃M覺得,腹有詩書氣自華,多讀書總是沒錯的。給自己定了這個目標之后,他開始更頻繁地往古籍特藏庫跑。
第一卷,第二卷,第三卷……《清代通史》越看越多,看的速度也越來越快。繁體、豎排、文言文,這些都不成為張曉進閱讀的阻礙,反倒覺得簡潔的文言文更具魅力。
“大二那段時間,完全讀入了迷,每天睜開眼睛就想著去圖書館看書!惫偶夭貛烊缤劳馓以矗阍诶锩,外界的一切喧囂都不復存在,甚至連時間都停止了!霸诶锩妫阃耆恢捞旌谔炝,感覺不到時間長短。”為了避免有人打擾,張曉進干脆將手機關機,捧一本書就在里面過一天。往往早上進去,再一看表,就已經(jīng)是日暮時分。
三個月滿文攻堅戰(zhàn)
在讀《清代通史》第二卷時,張曉進開始做些簡單的筆記!熬褪请S手畫畫圖,類似時間軸一樣的東西,告訴自己什么時候發(fā)生了什么事情,免得讀了后面忘了前面!弊x書時遇到一些疑問和困惑,他就記在本子上,回宿舍之后自己上網(wǎng)查資料;而網(wǎng)上查不到的,他就進行標注,去歷史學院請教老師。
請教老師也是有技巧的。張曉進的秘訣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:早起的鳥兒有蟲吃。張曉進無意間發(fā)現(xiàn)學校清史研究所的老師會在學校晨練,他就早晨6點半起床,帶上自己的筆記本去老師們晨練的地方“碰”老師!霸缟下,大家心情應該都比較好,看你一個學生請教問題,會耐心回答你的!
最棘手的問題,出現(xiàn)在大二下學期。
“蝌蚪文!”那天,張曉進像往常一樣翻開《清代通史》,卻驚訝地發(fā)現(xiàn)這一卷是用滿文寫的。想著干脆跳過這一部分,他又在書架上往后抽了幾卷書,結果發(fā)現(xiàn)依然還是滿文。“當時真的在想要不要放棄了!蹦翘,張曉進早早地回了宿舍,很是糾結。放棄,覺得心有不甘,畢竟這是自己定的大學任務;不放棄,滿文要怎么讀懂?
最后的決定還是堅持。張曉進去北京大學圖書館借了滿文字典,原本是想對照著漢語一個字一個字翻譯,卻發(fā)現(xiàn)光有字典沒有滿文基礎知識,《清代通史》上大片大片的滿文還是天書。于是,他又去清史研究所求助老師,給自己進行滿文啟蒙。一遇到問題,他就用短信、郵件或者電話的方式騷擾老師!拔疫用了一種最笨的方法,就是去國家圖書館看滿文版的《清代通史》,將我看的《清代通史》的漢語部分和它的滿文部分對照,就能大概知道這些滿文是什么意思了!贝蠖碌拇蟀雽W期張曉進都在糾結滿文,用三個月的時間打了場滿文攻堅戰(zhàn),總算達到了一知半解的程度,勉強把書繼續(xù)看下去。
臨放暑假的時候,古籍特藏庫要閉館;忌献x書饑渴癥的張曉進怕自己暑假斷了糧,拿著手機偷偷在圖書館拍了兩卷《清代通史》。白天要實習,晚上回宿舍之后,就在電腦上繼續(xù)看。既然用了電腦,張曉進就動了整理筆記的心思。“出書,我想都沒想這事!彼奔毕蛴浾呓忉尩,“就是覺得自己的筆記太零散太簡單,既然都下這么大力氣讀書了,整理成文字也是好的!
不料,這一整理便一發(fā)而不可收。筆記本上簡單的幾個字、幾幅圖,張曉進掃一眼之后,腦海中也能立刻浮現(xiàn)出具體的故事細節(jié)、前后的歷史過程,一千字的筆記被他擴容到一萬字。談到整理筆記的過程,張曉進也顯得興奮起來:“那段時間真的就是文思泉涌!
這知識有用嗎?
文思泉涌的結果是116萬字的書稿。當然,那個時候,張曉進并沒有把這些看成書稿。張曉進的父親卻比兒子更重視這些筆記的價值,他張羅著給兒子出書。“我拒絕了,非常不樂意。得瑟啥!”張曉進還是認為太出風頭,而且自己的一點淺見,怎么夠得上出版的程度。“我就想踏踏實實地讀書,把知識放進肚子里就完事了!
最后,還是人大清史研究所的老師說動了張曉進。他們讓張曉進將文字整理得更有條理些,不走暢銷書的路子,寫一本嚴肅的歷史典籍。這七冊《解密清朝》,是張曉進對清朝一些歷史疑點做出的思考和解答。和歷史專家相比,張曉進只算是個剛入門的學生,不過在與專家對壘時,他也并不輸陣。
在整理書稿時,對“雍正是繼位的還是篡位的”這一問題,張曉進就和歷史學院的老師有不同的看法。他先后請教過三位清史研究所的老師,得到的回答均是繼位,而他自己認為應該是篡位。“當然也會懷疑自己的看法,所以就去重新看書,找資料重新求證,最后我還是覺得是篡位!痹跁逯,張曉進講明自己看法后,又列出了歷史學院老師的觀點,給讀者作參考。
現(xiàn)在,這七冊書正在二校當中,而一切,都進行得悄無聲息。“除了宿舍室友,幾乎還沒人知道我要出書!睆垥赃M撓了撓頭,“被他們看到還是因為出版社寄樣書時我不在!睂τ趶垥赃M來說,出書,算是意外插曲,真正讓他有成就感的,是他做成了大學期間的這一件事——看完了《清代通史》!艾F(xiàn)在我也快畢業(yè)了,這事做完了,兌現(xiàn)了對自己的承諾,大學就沒有太大的遺憾了。”
鄰桌的兩名男生在繼續(xù)“想要什么”的話題。男生A似乎給了男生B一些建議,告訴他為了達到目標應該先做些什么前期準備!澳阕鲞@個沒用,要這樣,要先做這個!蹦猩鶤在筆記本鍵盤上運指如飛。
記者不禁脫口問張曉進:“你覺得什么有用?你花這么長時間讀《清代通史》,你覺得這份知識有用嗎?”
張曉進有些愣住,隨即認真地答道:“大一的時候有功利的想法,要當大公司老板,要做公務員之類的。但是現(xiàn)在,走在路上,我會對一位花十年時間研讀《資本論》的教授鞠躬,肯定不會對哪家公司的老板鞠躬。讀《資本論》有沒有用呢?”他補充說,從來沒想過知識要分成有用和沒用,因為永遠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用上!皢滩妓挂舱f了,對他影響最大的課程,反而是他學校里開設的書法課。”
“能裝下的,索性就裝下,管它有用沒用!辈幌翊蠖鄶(shù)的大三學生,張曉進對未來并沒有明確的規(guī)劃。周圍同學似乎患上了未來焦慮癥,而張曉進還是氣定神閑,繼續(xù)自己的生活!拔矣X得每天多學點知識,多聽堂課,多看幾頁書,多和老師交流,自己就是在進步;只要每天自己都在進步,那就足夠了!敝劣谖磥,那就“踏踏實實,平平淡淡,該干嘛干嘛!
|